跳转到主要内容

道教起源由来:《封神演义》暗藏的道教上清派、灵宝派、正一道历史发展 | The Source and History of Daoism

chuersong 提交于 周一, 05/04/2020 - 02:17

 

道教(Daoism) - LOGO标志

 

方士,即术士,是修习方术的人,包括以占卜、预言、法术、气功、炼丹、静坐等方式,达到趋吉避凶、通灵、长生不老、羽化飞升等目的。方士往往修异术,通鬼神,以求了悟死生的解脱之道,对于古代医学、化学、天文、军事与神怪小说取材上有卓越的贡献。

东周时已有方士之称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“吾悉召文学、方术士甚众”,秦始皇相信及追求长生不老之术。秦始皇二十八年,御医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仙山,有神仙居住。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,并备三年粮食、衣履、药品和耕具供徐福入海求仙,但徐福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。秦始皇对于神仙之说并不死心,秦始皇三十七年,秦始皇东巡至琅琊,增派射手杀死海上巨大鲛鱼阻碍后,徐福再度率众出海,但徐福这次出海真的羽化飞升消失无踪,传言是逃往号称蓬莱仙岛的日本,或者台湾。

西汉武帝对于长生不老药也有兴趣,方士李少君就以祭灶、辟谷、长生不老这些法术取得汉武帝的信任与尊重,此后燕齐之地,一波又一波的方士相继入宫讲述修仙之道。到了东汉时期当时社会上出现一批以“符作造书”、“符水咒说以疗病”、“教病人叩头思过”等方法感召民众的巫觋方士,他们组成教团,并开始制定经典文献,以作为信仰者的规矩,最终发展为道教组织。晋代以后,方士之称渐不流行,大都改称道士。

天师道是道教早期派门,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,又称正一道。在东汉顺帝时期,张道陵在鹤鸣山(今四川成都)创立五斗米道。张道陵相传为张良八世孙,自称太上老君授以《三天正法》,并自命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,造道书二十四篇。天师道以符箓见长,以张道陵为祖天师,以老子为教主,基本经典是《道德经》。天师道在各地分设“祭酒”领导徒众,并设有“义舍”救济贫苦教徒,正一道道士按传统都是不出家道士,他们可以结婚生儿育女,过家庭生活。但张道陵一系的天师道自其孙张鲁死后,就传承不明。

东汉末年,张角信奉黄、老学说,自称“大贤良师”, 创立“太平道”。张角给人治病,先使病人下跪承认自己的过失,再给予符水或咒术治疗,有病人因此痊愈,所以百姓们便相信张角的学说。后来朝廷开始抓捕所有太平道信徒,张角便通知各方信徒起事,约定头戴黄巾作为标志,张角自称“天公将军”,两个弟弟张宝、张梁分别自称“地公将军”、“人公将军”,史称黄巾之乱。张角虽是太平道的领袖,却没有为黄巾贼军团作调控,只是占地死守或四处抢劫,黄巾贼最后遭到朝廷歼灭。虽然东汉黄巾之乱平定,但各路诸侯拥兵割据,形成三国乱世的发端。

张鲁是天师道第三代教主,三国时代占据汉中领汉宁太守,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福利国张鲁国,以五斗米道教民,汉川财富土沃,户出十万,张鲁的政权持续近三十年,处于东汉末年时期比较安定的地区。建安二十年曹操出征汉中,张鲁出降曹操,结束五斗米道在北方营运,但张鲁三儿子张盛不受曹魏爵位,移居江西龙虎山,开创龙虎山正一宗坛,成为正一道第四代天师。

东汉道士于吉出身琅琊郡(今山东临沂),号称琅琊宫主,传说是道教典籍《太平经》(又称《太平清领书》)的作者。于吉建立精舍,为百姓以符水治病,在吴、会等地广受民众敬奉。后江东小霸王孙策以于吉迷惑人心之罪,将其诛杀弃市。《太平经》中,有六位隐居避世的“真人”,六真人的师傅是“天师”,自称是上天派遣,为天下解除灾厄。天师会批评流传世间的各种书文,谈论政治及社会状况和天灾人祸,并请真人为他在世间传布道书。《太平经》分十部,每部十七卷,共一百七十卷。

东汉道士左慈出身庐江郡(今安徽潜山),居天柱山,习炼丹,擅长房中术。于吉死后,左慈在孙吴和荆州传道,左慈传授孙吴方士葛玄《太清丹经》、《九鼎丹经》、《金液丹经》等三部丹经,世人称葛玄为葛仙翁。据说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学道,感通太上老君,太上老君遣三真人下降传授葛玄《灵宝经》法等三十三卷,葛玄成为道教第二位天师,号称葛天师。西晋时期,葛玄传授予郑隐《灵宝经》,郑隐再传授予葛玄之孙侄葛洪。葛洪别号抱朴子,是《抱朴子》内外篇和《神仙传》的作者。东晋时期,葛洪传授予葛巢甫《灵宝经》,葛巢甫并传授予任延庆与徐灵期二人,《灵宝经》从此广为流传,成为六朝道教的主要经典。

 

道教内丹修行:Neidan, or internal alchemy

 

西晋天师道女道士魏华存,又称魏夫人,生长在仕宦之家,长期生活在洛阳。魏华存曾任天师道“祭酒”,耳濡目染天师道的传道经典和方式,以及在洛阳流传的养炼经典,诸如《太平经》和《周易参同契》。道教传说,魏华存与丈夫刘文分居三个月后,清虚真人王褒及众真人降临夫人斋室,受扶桑大帝君之命特授魏华存《上清经》三十一卷。魏华存拜修王褒为师修行道术,后来丈夫刘文逝世,魏华存入河南神农山中修行,撰写了四大天书之一的《黄庭经》。东晋道士杨羲声称魏华存传授给他《上清经》三十一卷,到东晋末年,道士王灵期加以增饰,《上清经》开始广泛流传,成为新兴的道教派门。至陶弘景时,茅山成为上清派活动的中心,因此这以后的上清派被称为茅山宗,尊魏华存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,封为“紫虚元君南岳魏夫人”。

由于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传人威望不足,对各地祭酒、道官显得鞭长莫及,天师道内部组织陷入严重混乱。西晋武帝时期,蜀地陈瑞教团以五斗米道发展极端教派鬼道,遭到当地刺史剿灭。晋惠帝时期,张鲁国旧部李特率领流民队伍回蜀,得五斗米道徒资助后据蜀叛乱,李特之子李雄称成都王,后改国号为汉,至东晋才灭国。东晋年代,五斗米世家钱塘杜氏家族建杜子恭教团,后孙泰、孙恩接掌教团,在浙东八郡叛乱,兵败后率众投海成仙。晋代五斗米道教团领袖迷惑教众,研习房中术,鱼肉信徒,甚至搞武装起义,最终灭团消失或再并入天师道,引发朝廷监视注意。

从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,道教基本上发展出三个派门,天师道、灵宝派和上清派三个体系。道教主要道书为《道德经》、《三天正法》、《太平经》、《金液丹经》、《灵宝经》、《上清经》、《黄庭经》等经典。不过,道教的神仙体系并未建立完成,天师道尊太上老君为教主,灵宝派则推崇创世之神元始天尊,逐渐取代了正一道尊奉的太上老君,上清派的主神为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,至宋代改称灵宝天尊。

由于创世之神元始天尊的身分特殊,有时称为元始天王,有时称为盘古,有时元始天王和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分身。三清关系交代不清,最后衍生《封神演义》“一气化三清”的结果。道教经典主要讲述消灾、解厄、炼丹及修行,然而修行最终目的是要成仙,《灵宝经》、《上清经》的神仙体系在不同时空领域各自创作,本来就互不相容。东晋年间流行清谈,佛道两教经常辩论,只是道教信徒经常辩输佛教信徒,因为佛教经典皆出自释迦摩尼佛祖思想,反观道教三派门思想会有矛盾之处,导致佛教徒很容易以道教之矛攻击道教之盾。

南北朝时期,嵩山道士寇谦之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,“革新”五斗米道,清整道教张天师派系,创立新天师道,又称为北天师道。寇谦之并力主排斥佛教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因受影响,转奉道教,并且灭佛,北方佛教势力一时衰落,拓跋焘遭谋杀后佛教又得以恢复。另外,继承葛洪思想的陆修静一脉,则号称南天师道。

南朝刘宋明帝为整合道教发展,特召天师道道士陆修静到建康,陆修静积极收集整理道经,并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。陆修静为重修道书建立三洞理论,自称“三洞弟子”,上呈《三洞经书目录》。所谓三洞,洞真部:即《上清经》;洞玄部:即《灵宝经》;洞神部:《三皇文》及其他书籍召唤鬼神者。后有四辅,太玄部:辅助洞真;太平部:辅助洞玄;太清部:辅助洞神;正一部:贯通各部。三洞四辅完成道教经典的基础分类。

陆修静弘扬《灵宝经》道法,又曾整理和传授《上清经》,因而受茅山宗尊为第七代宗师,其门徒孙游岳为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陶弘景之师。 陆修静以三洞理论建造道教最高领导为三宝君,即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位尊神,也就是三清。天宝君为洞真教主,居住洞府为玉清境,藏有宝典《上清经》。灵宝君为洞玄教主,居住洞府为上清境,藏有宝典《灵宝经》。神宝君为洞神教主,居住洞府为太清境,藏有宝典《三皇文》。洞真教主是玉清元始天尊,洞玄教主是上清灵宝天尊,洞神教主为太清道德天尊。三洞理论建立一个全新道教圆融说法:玉清天宝君住在玉清境掌握大乘宝典《上清经》,上清灵宝君住在上清境掌握中乘宝典《灵宝经》,太清神宝君住在太清境掌握小乘宝典《三皇文》。

陶弘景是南朝道士、医学家、文学家与书法家,博学多才,精通医药与天文知识,兼修佛、道二教,特别尊崇东晋时出世的上清经,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。南齐时,陶弘景辞官隐居不仕,率弟子栖隐茅山,自号华阳隐居,茅山宗第九代宗师。陶弘景专心修道,却因梁武帝曾常派人向他谘询国事,有“山中宰相”的美誉。

陶弘景创造了《真灵位业图》,道教神仙共分成七个阶层,原版《真灵位业图》已经失传,无法得知南北朝道教神仙的真实模样,但《洞玄灵宝眞灵位业图序》记载了七百位神仙的尊号。第一阶主神是上合虚皇道君、第二阶主神是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、第三阶主神是太极金阙帝君、第四阶主神是太清太上老君。陶弘景替上清派创造第一阶主神上合虚皇道君,灵宝派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则成为第二阶主神,至于太上老君则排在第四阶主神,天师道显然在上清派和灵宝派之下。

《灵宝经》创立元始天尊的神系,《上清经》创立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的神系。灵宝派虽然创建时间在上清派之前,东晋时期杨羲造作的《上清经》比葛巢甫修订的《灵宝经》提早在社会流行,《灵宝经》是直到陆修静弘扬后才开始流行。陆修静承袭葛洪思想,本属于灵宝派,但陆修静的徒孙陶弘景却建立上清派,门徒多由士族组成。上清派的开创人物均为门阀出身,有较高的文化修养,和统治阶级上层亦有联系,《上清经》在社会评价明显高过《灵宝经》和《三皇文》。由于东晋王朝对于江南士族存有戒心,仕途不顺的士族聚集茅山宗修行,早期注重心身修行,后来也融合灵宝派焚香念咒。

依三洞理论,玉清天宝君持有大乘宝典《上清经》,上清灵宝君持有中乘宝典《灵宝经》,陆修静没有定义玉清天宝君就是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。到了陶弘景创建上清派及《真灵位业图》,并没定义上合虚皇道君就是元始天尊,也没定义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就是灵宝天尊。至唐代一些道书把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合二为一,上合虚皇道君才号称是元始天尊,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简称太上大道君。到了宋代起太上大道君又称为灵宝天尊,即上清灵宝君。

潘师正是道教上清派或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,陶弘景传王远知,王远知传潘师正,潘师正传司马承祯。唐高宗上元三年驾幸东都洛阳,召见潘师正请他作符书,潘师正推辞不懂,复问山中所须,潘师正对曰:“所须松树清泉,山中不乏。”高宗与武后甚尊敬之,留连信宿而还。司马承祯原在浙江台州天台山桐柏观隐居修道,武则天、唐睿宗先后召他入京讲道,唐玄宗开元九年又遣使迎司马承祯入京,亲受法箓,开元十年,司马承祯请还天台山,玄宗赋诗送别。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又将司马承祯召到东都洛阳,命他于河南王屋山自选形胜,创建道院阳台观,玄宗亲自题额。又令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绦至其所居,修金箓斋。

上清派是唐代道教主流门派,茅山宗第十代宗师王远知、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、第十二代宗师马承祯、第十三代宗师李含光,连续四位宗师受封唐国师。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载,唐玄宗梦见玄元皇帝,群臣上奏恭贺,诸州道观皆悬挂玄元画像。玄元皇帝就是太上老君。唐玄宗改年号为“天宝”,天赐宝物哉。

南北朝时期,上清派与灵宝派势力较大,到了唐代,唐太宗李世明认为《三皇文》教导咒语属于邪书,唐太宗下令销毁《三皇文》,并且指定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取代《三皇文》。住在太清境的洞神教主顿失《三皇文》,因此洞神部经典从《三皇文》改成《道德经》,道德天尊于是改成《道德经》作者老子,太上老君稍作升等为太清道德天尊。

灵宝派活跃于江南一带,修炼方法主要是重符箓科教,但灵宝派又受到上清派的影响,也讲存神、诵经之类,灵宝派介于当时新旧道派之间,既保留天师道的传统,也兼有上清派的新法术,这比上清派更能吸收多层次、多方面的信徒。灵宝派较重视集体的宗教活动,信徒一起唱经、一起吃斋,通过斋醮科仪,用礼拜等方式来约束罪恶行为,用唱经来净化口出的恶言。经过陆修静补充制定了灵宝派各种戒律,使灵宝派在当时非常流行。

但灵宝派自陆修静之后,即传承不明,灵宝派至唐代,其修炼理论渐为上清茅山派所融汇。北宋灵宝派以江西阁皂山为传播中心,北宋金元时期阁皂山灵宝宗坛与江西龙虎山正一宗坛、江苏茅山上清宗坛为符箓三山。元代以后,灵宝派并入正一道,又分为三山教,即龙虎山、茅山、阁皂山。

 

《三清道祖图》

 

东晋以后,灵宝经创造的元始天尊逐步成为道教其他宗派共同信奉的最高神,《真灵位业图》奠定了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,之后的《三清道祖图》皆以元始天尊置中主位。唐初元始天尊取代太上老君成为道教主神,隋唐时各地道观供奉元始天尊像,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真人。唐代,元始天尊与太上大道君、太上老君合称“三清尊神”。唐末道士闾丘方远校定《洞玄灵宝眞灵位业图序》时,解释上合虚皇道君应号为元始天尊,上清派、灵宝派两派融合便可解释得通。直到北宋真宗时期,道教神仙体系终于整合完成。

全真教始创于中金代初年,创始人王喆,号重阳子,陕西咸阳人。出身地方豪门,早年曾应金朝武举,为小吏,后辞职还家。王重阳自称在甘河镇遇仙,得授金丹口诀。遂隐居终南山,修道三年,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。王重阳招收马钰、谭处端、刘处玄、邱处机、王处一、郝大通、孙不二等七大弟子,号称全真七子。至元代,道教分为两大教派,正一道和全真教。全真道道士按最初规定都是出家道士,但南方一些全真道士自民国初年以来,已经自动放弃出家吃斋的基本要求。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,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,全真教至清代式微。

《封神演义》,俗称《封神榜》,又名《封神传》、《商周列国全传》、《武王伐纣外史》,是一部神魔小说,约成书于明朝隆庆、万历年间。关于《封神演义》作者,一说是明朝的许仲琳(或作陈仲琳),也有人认为是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。《封神演义》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《吕望兴周平话》,可能还参考了《商周演义》、《昆仑八仙东游记》等。《封神演义》这本书暗藏道教发展历史,如果不是道教中人,很难有充足史料写得详尽完整。近来学者多认为《封神演义》为道士陆西星所著,许仲琳可能只是重编目次,修饰情节再度刊刻。

陆西星,南直隶兴化县人。明朝时期道教人士,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。少时学儒学,中秀才。后九次乡试未中,弃儒学道,自称吕洞宾授其丹法秘诀。晚年又学佛参禅,是三教合流的人物。陆西星主修内丹,提倡性命双修,虽然是道士,但从未拜师或出家。据说陆西星为筹措女儿出嫁嫁妆费用,方撰写《封神演义》,不料小说甫上市即大获利市。

《封神演义》除了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三尊上仙之外,还有两位外挂上仙即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及二教主准提道人,由于商朝末年佛教释迦摩尼佛尚未诞生,所以小说不能有佛教字眼出现,只能用西方教隐射佛教,接引道人先是西方教道人,后来才创建佛教。这种佛道本一家的观念,应是出自三教合流的观念,相当符合道教学者陆西星个人学经历。至于,不直接称呼通天教主为灵宝天尊,这也是尊重洞玄教主,因为通天教主在小说属于反派人物,最后截教灭团还失去蓬莱岛,灵宝天尊毕竟在《三清道祖图》还是列位第二位置,灭团是通天教主背锅,不该牵扯到洞玄教主。

有关《封神演义》和道教发展历史之间的牵连,可考据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七回《老子一爇化三清》描写,通天教主摆设“诛仙阵”阻挡周兵,大师兄太上老君跟二师兄元始天尊合力破阵,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就一气化出了三个法身,也就是所谓的“一气化三清”。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,化出三个分身玉清道人、上清道人、太清道人,三洞教主加上本尊的太上老君,四人一起围殴通天教主,这便是“一气化三清”的典故。通天教主并不知道自己在后世成为灵宝天尊(上清道人),太上老君召集玉清道人、上清道人、太清道人合力打败通天教主,说来通天教主是遭到未来的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群殴打败,也不冤枉。

《封神演义》透过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,实则演绎暗藏的道教历史演变,故事主线虽然是姜子牙率兵伐纣,故事副线在进行阐教与截教的仙界大战,副线剧情发展精采程度完全不输主线。《封神演义》故事铺叙,依照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分别代表上清派、灵宝派、正一道的历史发展气数演进。此话怎讲,元始天尊的阐教门下有玉虚十二仙(影视俗称十二金仙),这些大罗金仙出身高贵,很像由士族组成的上清派,元始天尊在《封神演义》经常讲经,颇有陶弘景在茅山讲学的身影。通天教主所创建的截教门徒众多,其实杂鱼也多,很像广收平民信徒的灵宝派。虽然截教门下也有十大高手,但是名声就不如玉虚十二仙清风亮节,更重要截教十大高手都是助纣为虐的朝廷鹰犬。

品读《封神演义》故事前半段,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旗下弟子互相争斗,着重铺陈姜子牙和玉虚十二仙,太上老君在故事里只是蜻蜓点水;这时期讲述上清派和灵宝派在东晋兴起并于南北朝互相竞争。可是《封神演义》到了故事中期,太上老君展现洞神教主的硬实力,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遇到太上老君都要敬称他为师兄,但整个局势尚在元始天尊掌控中;呼应唐代李氏帝王唐太宗和唐玄宗加持正一道,正一道再度兴起,但上清派仍是道教主流占得上风。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在“诛仙阵”、“万仙阵”大乱斗后,最终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四回《子牙兵取临潼关》,三清的师傅鸿钧道人现身红尘调和三教,表示元代符箓三山回归正一道。

 

# 爱楚尔文化观止编辑

 

Copyright © 2011-2024 www.ichuer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 
本網站由 Chuersong 維護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