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內容

道教起源由來:《封神演義》暗藏的道教上清派、靈寶派、正一道歷史發展 | The Source and History of Taoism (Daoism)

Submitted by chuersong on 週一, 04/13/2020 - 00:02

 

道教(Taoism or Daoism) - LOGO標誌

 

方士,即術士,是修習方術的人,包括以占卜、預言、法術、氣功、煉丹、靜坐等方式,達到趨吉避凶、通靈、長生不老、羽化飛昇等目的。方士往往修異術,通鬼神,以求了悟死生的解脫之道,對於古代醫學、化學、天文、軍事與神怪小說取材上有卓越的貢獻。

東周時已有方士之稱,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載:「吾悉召文學、方術士甚眾」,秦始皇相信及追求長生不老之術。秦始皇二十八年,御醫徐福上書說海中有蓬萊、方丈、瀛洲三座仙山,有神仙居住。於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,並備三年糧食、衣履、藥品和耕具供徐福入海求仙,但徐福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。秦始皇對於神仙之說並不死心,秦始皇三十七年,秦始皇東巡至琅琊,增派射手殺死海上巨大鮫魚阻礙後,徐福再度率眾出海,但徐福這次出海真的羽化飛昇消失無蹤,傳言是逃往號稱蓬萊仙島的日本,或者台灣。

西漢武帝對於長生不老藥也有興趣,方士李少君就以祭灶、辟穀、長生不老這些法術取得漢武帝的信任與尊重,此後燕齊之地,一波又一波的方士相繼入宮講述修仙之道。到了東漢時期當時社會上出現一批以「符作造書」、「符水咒說以療病」、「教病人叩頭思過」等方法感召民眾的巫覡方士,他們組成教團,並開始制定經典文獻,以作為信仰者的規矩,最終發展為道教組織。晉代以後,方士之稱漸不流行,大都改稱道士。

天師道是道教早期派門,就是原來的五斗米道,又稱正一道。在東漢順帝時期,張道陵在鶴鳴山(今四川成都)創立五斗米道。張道陵相傳為張良八世孫,自稱太上老君授以《三天正法》,並自命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,造道書二十四篇。天師道以符籙見長,以張道陵為祖天師,以老子為教主,基本經典是《道德經》。天師道在各地分設「祭酒」領導徒眾,並設有「義舍」救濟貧苦教徒,正一道道士按傳統都是不出家道士,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,過家庭生活。但張道陵一系的天師道自其孫張魯死後,就傳承不明。

東漢末年,張角信奉黃、老學說,自稱「大賢良師」, 創立「太平道」。張角給人治病,先使病人下跪承認自己的過失,再給予符水或咒術治療,有病人因此痊癒,所以百姓們便相信張角的學說。後來朝廷開始抓捕所有太平道信徒,張角便通知各方信徒起事,約定頭戴黃巾作為標誌,張角自稱「天公將軍」,兩個弟弟張寶、張梁分別自稱「地公將軍」、「人公將軍」,史稱黃巾之亂。張角雖是太平道的領袖,卻沒有為黃巾賊軍團作調控,只是佔地死守或四處搶劫,黃巾賊最後遭到朝廷殲滅。雖然東漢黃巾之亂平定,但各路諸侯擁兵割據,形成三國亂世的發端。

張魯是天師道第三代教主,三國時代佔據漢中領漢寧太守,建立歷史上第一個社會福利國張魯國,以五斗米道教民,漢川財富土沃,戶出十萬,張魯的政權持續近三十年,處於東漢末年時期比較安定的地區。建安二十年曹操出征漢中,張魯出降曹操,結束五斗米道在北方營運,但張魯三兒子張盛不受曹魏爵位,移居江西龍虎山,開創龍虎山正一宗壇,成為正一道第四代天師。

東漢道士于吉出身琅琊郡(今山東臨沂),號稱琅琊宮主,傳說是道教典籍《太平經》(又稱《太平清領書》)的作者。于吉建立精舍,為百姓以符水治病,在吳、會等地廣受民眾敬奉。後江東小霸王孫策以于吉迷惑人心之罪,將其誅殺棄市。《太平經》中,有六位隱居避世的「真人」,六真人的師傅是「天師」,自稱是上天派遣,為天下解除災厄。天師會批評流傳世間的各種書文,談論政治及社會狀況和天災人禍,並請真人為他在世間傳布道書。《太平經》分十部,每部十七卷,共一百七十卷。

東漢道士左慈出身廬江郡(今安徽潛山),居天柱山,習煉丹,擅長房中術。于吉死後,左慈在孫吳和荊州傳道,左慈傳授孫吳方士葛玄《太清丹經》、《九鼎丹經》、《金液丹經》等三部丹經,世人稱葛玄為葛仙翁。據說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學道,感通太上老君,太上老君遣三真人下降傳授葛玄《靈寶經》法等三十三卷,葛玄成為道教第二位天師,號稱葛天師。西晉時期,葛玄傳授予鄭隱《靈寶經》,鄭隱再傳授予葛玄之孫姪葛洪。葛洪別號抱朴子,是《抱朴子》內外篇和《神仙傳》的作者。東晉時期,葛洪傳授予葛巢甫《靈寶經》,葛巢甫並傳授予任延慶與徐靈期二人,《靈寶經》從此廣為流傳,成為六朝道教的主要經典。

 

道教內丹修行:Neidan, or internal alchemy

 

西晉天師道女道士魏華存,又稱魏夫人,生長在仕宦之家,長期生活在洛陽。魏華存曾任天師道「祭酒」,耳濡目染天師道的傳道經典和方式,以及在洛陽流傳的養煉經典,諸如《太平經》和《周易參同契》。道教傳說,魏華存與丈夫劉文分居三個月後,清虛真人王褒及眾真人降臨夫人齋室,受扶桑大帝君之命特授魏華存《上清經》三十一卷。魏華存拜修王褒為師修行道術,後來丈夫劉文逝世,魏華存入河南神農山中修行,撰寫了四大天書之一的《黃庭經》。東晉道士楊羲聲稱魏華存傳授給他《上清經》三十一卷,到東晉末年,道士王靈期加以增飾,《上清經》開始廣泛流傳,成為新興的道教派門。至陶弘景時,茅山成為上清派活動的中心,因此這以後的上清派被稱為茅山宗,尊魏華存為上清派第一代太師,封為「紫虛元君南嶽魏夫人」。

由於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傳人威望不足,對各地祭酒、道官顯得鞭長莫及,天師道內部組織陷入嚴重混亂。西晉武帝時期,蜀地陳瑞教團以五斗米道發展極端教派鬼道,遭到當地刺史剿滅。晉惠帝時期,張魯國舊部李特率領流民隊伍回蜀,得五斗米道徒資助後據蜀叛亂,李特之子李雄稱成都王,後改國號為漢,至東晉才滅國。東晉年代,五斗米世家錢塘杜氏家族建杜子恭教團,後孫泰、孫恩接掌教團,在浙東八郡叛亂,兵敗後率眾投海成仙。晉代五斗米道教團領袖迷惑教眾,研習房中術,魚肉信徒,甚至搞武裝起義,最終滅團消失或再併入天師道,引發朝廷監視注意。

從東漢末年至東晉時期,道教基本上發展出三個派門,天師道、靈寶派和上清派三個體系。道教主要道書為《道德經》、《三天正法》、《太平經》、《金液丹經》、《靈寶經》、《上清經》、《黃庭經》等經典。不過,道教的神仙體系並未建立完成,天師道尊太上老君為教主,靈寶派則推崇創世之神元始天尊,逐漸取代了正一道尊奉的太上老君,上清派的主神為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,至宋代改稱靈寶天尊。

由於創世之神元始天尊的身分特殊,有時稱為元始天王,有時稱為盤古,有時元始天王和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分身。三清關係交代不清,最後衍生《封神演義》「一氣化三清」的結果。道教經典主要講述消災、解厄、煉丹及修行,然而修行最終目的是要成仙,《靈寶經》、《上清經》的神仙體系在不同時空領域各自創作,本來就互不相容。東晉年間流行清談,佛道兩教經常辯論,只是道教信徒經常辯輸佛教信徒,因為佛教經典皆出自釋迦摩尼佛祖思想,反觀道教三派門思想會有矛盾之處,導致佛教徒很容易以道教之矛攻擊道教之盾。

南北朝時期,嵩山道士寇謙之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,「革新」五斗米道,清整道教張天師派系,創立新天師道,又稱為北天師道。寇謙之並力主排斥佛教,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因受影響,轉奉道教,並且滅佛,北方佛教勢力一時衰落,拓跋燾遭謀殺後佛教又得以恢復。另外,繼承葛洪思想的陸修靜一脈,則號稱南天師道。

南朝劉宋明帝為整合道教發展,特召天師道道士陸修靜到建康,陸修靜積極收集整理道經,並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。陸修靜為重修道書建立三洞理論,自稱「三洞弟子」,上呈《三洞經書目錄》。所謂三洞,洞真部:即《上清經》;洞玄部:即《靈寶經》;洞神部:《三皇文》及其他書籍召喚鬼神者。後有四輔,太玄部:輔助洞真;太平部:輔助洞玄;太清部:輔助洞神;正一部:貫通各部。三洞四輔完成道教經典的基礎分類。陸修靜弘揚《靈寶經》道法,又曾整理和傳授《上清經》,因而受茅山宗尊為第七代宗師,其門徒孫游岳為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陶弘景之師。

陸修靜以三洞理論建造道教最高領導為三寶君,即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位尊神,也就是三清。天寶君為洞真教主,居住洞府為玉清境,藏有寶典《上清經》。靈寶君為洞玄教主,居住洞府為上清境,藏有寶典《靈寶經》。神寶君為洞神教主,居住洞府為太清境,藏有寶典《三皇文》。洞真教主是玉清元始天尊,洞玄教主是上清靈寶天尊,洞神教主為太清道德天尊。三洞理論建立一個全新道教圓融說法:玉清天寶君住在玉清境掌握大乘寶典《上清經》,上清靈寶君住在上清境掌握中乘寶典《靈寶經》,太清神寶君住在太清境掌握小乘寶典《三皇文》。

陶弘景是南朝道士、醫學家、文學家與書法家,博學多才,精通醫藥與天文知識,兼修佛、道二教,特別尊崇東晉時出世的上清經,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。南齊時,陶弘景辭官隱居不仕,率弟子棲隱茅山,自號華陽隱居,茅山宗第九代宗師。陶弘景專心修道,卻因梁武帝曾常派人向他諮詢國事,有「山中宰相」的美譽。

陶弘景創造了《真靈位業圖》,道教神仙共分成七個階層,原版《真靈位業圖》已經失傳,無法得知南北朝道教神仙的真實模樣,但《洞玄靈寶眞靈位業圖序》記載了七百位神仙的尊號。第一階主神是上合虛皇道君、第二階主神是上清高聖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、第三階主神是太極金闕帝君、第四階主神是太清太上老君。陶弘景替上清派創造第一階主神上合虛皇道君,靈寶派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則成為第二階主神,至於太上老君則排在第四階主神,天師道顯然在上清派和靈寶派之下。

《靈寶經》創立元始天尊的神系,《上清經》創立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的神系。靈寶派雖然創建時間在上清派之前,東晉時期楊羲造作的《上清經》比葛巢甫修訂的《靈寶經》提早在社會流行,《靈寶經》是直到陸修靜弘揚後才開始流行。陸修靜承襲葛洪思想,本屬於靈寶派,但陸修靜的徒孫陶弘景卻建立上清派,門徒多由士族組成。上清派的開創人物均為門閥出身,有較高的文化修養,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繫,《上清經》在社會評價明顯高過《靈寶經》和《三皇文》。由於東晉王朝對於江南士族存有戒心,仕途不順的士族聚集茅山宗修行,早期注重心身修行,後來也融合靈寶派焚香念咒。

依三洞理論,玉清天寶君持有大乘寶典《上清經》,上清靈寶君持有中乘寶典《靈寶經》,陸修靜沒有定義玉清天寶君就是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。到了陶弘景創建上清派及《真靈位業圖》,並沒定義上合虛皇道君就是元始天尊,也沒定義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就是靈寶天尊。至唐代一些道書把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合二為一,上合虛皇道君才號稱是元始天尊,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簡稱太上大道君。到了宋代起太上大道君又稱為靈寶天尊,即上清靈寶君。

潘師正是道教上清派或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師,陶弘景傳王遠知,王遠知傳潘師正,潘師正傳司馬承禎。唐高宗上元三年駕幸東都洛陽,召見潘師正請他作符書,潘師正推辭不懂,復問山中所須,潘師正對曰:「所須松樹清泉,山中不乏。」高宗與武后甚尊敬之,留連信宿而還。司馬承禎原在浙江台州天台山桐柏觀隱居修道,武則天、唐睿宗先後召他入京講道,唐玄宗開元九年又遣使迎司馬承禎入京,親受法籙,開元十年,司馬承禎請還天台山,玄宗賦詩送別。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又將司馬承禎召到東都洛陽,命他於河南王屋山自選形勝,創建道院陽台觀,玄宗親自題額。又令玉真公主及光祿卿韋縚至其所居,修金籙齋。

上清派是唐代道教主流門派,茅山宗第十代宗師王遠知、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、第十二代宗師馬承禎、第十三代宗師李含光,連續四位宗師受封唐國師。直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九載,唐玄宗夢見玄元皇帝,群臣上奏恭賀,諸州道觀皆懸掛玄元畫像。玄元皇帝就是太上老君。唐玄宗改年號為「天寶」,天賜寶物哉。

南北朝時期,上清派與靈寶派勢力較大,到了唐代,唐太宗李世明認為《三皇文》教導咒語屬於邪書,唐太宗下令銷毀《三皇文》,並且指定老子的《道德經》取代《三皇文》。住在太清境的洞神教主頓失《三皇文》,因此洞神部經典從《三皇文》改成《道德經》,道德天尊於是改成《道德經》作者老子,太上老君稍作升等為太清道德天尊。

靈寶派活躍于江南一帶,修煉方法主要是重符籙科教,但靈寶派又受到上清派的影響,也講存神、誦經之類,靈寶派介於當時新舊道派之間,既保留天師道的傳統,也兼有上清派的新法術,這比上清派更能吸收多層次、多方面的信徒。靈寶派較重視集體的宗教活動,信徒一起唱經、一起吃齋,通過齋醮科儀,用禮拜等方式來約束罪惡行為,用唱經來凈化口出的惡言。經過陸修靜補充制定了靈寶派各種戒律,使靈寶派在當時非常流行。

但靈寶派自陸修靜之後,即傳承不明,靈寶派至唐代,其修煉理論漸為上清茅山派所融匯。北宋靈寶派以江西閣皂山為傳播中心,北宋金元時期閣皂山靈寶宗壇與江西龍虎山正一宗壇、江蘇茅山上清宗壇為符籙三山。元代以後,靈寶派併入正一道,又分為三山教,即龍虎山、茅山、閣皂山。

 

《三清道祖圖》

 

東晉以後,靈寶經創造的元始天尊逐步成為道教其他宗派共同信奉的最高神,《真靈位業圖》奠定了元始天尊為三清之首,之後的《三清道祖圖》皆以元始天尊置中主位。唐初元始天尊取代太上老君成為道教主神,隋唐時各地道觀供奉元始天尊像,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真人。唐代,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、太上老君合稱「三清尊神」。唐末道士閭丘方遠校定《洞玄靈寶眞靈位業圖序》時,解釋上合虛皇道君應號為元始天尊,上清派、靈寶派兩派融合便可解釋得通。直到北宋真宗時期,道教神仙體系終於整合完成。

全真教始創於中金代初年,創始人王喆,號重陽子,陝西咸陽人。出身地方豪門,早年曾應金朝武舉,為小吏,後辭職還家。王重陽自稱在甘河鎮遇仙,得授金丹口訣。遂隱居終南山,修道三年,大定年間出關去山東傳教。王重陽招收馬鈺、譚處端、劉處玄、邱處機、王處一、郝大通、孫不二等七大弟子,號稱全真七子。至元代,道教分為兩大教派,正一道和全真教。全真道道士按最初規定都是出家道士,但南方一些全真道士自民國初年以來,已經自動放棄出家吃齋的基本要求。明代朝廷重視正一道,全真道勢力相對削弱,全真教至清代式微。

《封神演義》,俗稱《封神榜》,又名《封神傳》、《商周列國全傳》、《武王伐紂外史》,是一部神魔小說,約成書於明朝隆慶、萬曆年間。關於《封神演義》作者,一說是明朝的許仲琳(或作陳仲琳),也有人認為是明代道教學者陸西星。《封神演義》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《呂望興周平話》,可能還參考了《商周演義》、《崑崙八仙東遊記》等。《封神演義》這本書暗藏道教發展歷史,如果不是道教中人,很難有充足史料寫得詳盡完整。近來學者多認為《封神演義》為道士陸西星所著,許仲琳可能只是重編目次,修飾情節再度刊刻。

陸西星,南直隸興化縣人。明朝時期道教人士,道教內丹派東派的創始人。少時學儒學,中秀才。後九次鄉試未中,棄儒學道,自稱呂洞賓授其丹法秘訣。晚年又學佛參禪,是三教合流的人物。陸西星主修內丹,提倡性命雙修,雖然是道士,但從未拜師或出家。據說陸西星為籌措女兒出嫁嫁妝費用,方撰寫《封神演義》,不料小說甫上市即大獲利市。

《封神演義》除了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三尊上仙之外,還有兩位外掛上仙即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及二教主准提道人,由於商朝末年佛教釋迦摩尼佛尚未誕生,所以小說不能有佛教字眼出現,只能用西方教隱射佛教,接引道人先是西方教道人,後來才創建佛教。這種佛道本一家的觀念,應是出自三教合流的觀念,相當符合道教學者陸西星個人學經歷。至於,不直接稱呼通天教主為靈寶天尊,這也是尊重洞玄教主,因為通天教主在小說屬於反派人物,最後截教滅團還失去蓬萊島,靈寶天尊畢竟在《三清道祖圖》還是列位第二位置,滅團是通天教主背鍋,不該牽扯到洞玄教主。

有關《封神演義》和道教發展歷史之間的牽連,可考據《封神演義》第七十七回《老子一爇化三清》描寫,通天教主擺設「誅仙陣」阻擋周兵,大師兄太上老君跟二師兄元始天尊合力破陣,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就一氣化出了三個法身,也就是所謂的「一氣化三清」。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,化出三個分身玉清道人、上清道人、太清道人,三洞教主加上本尊的太上老君,四人一起圍毆通天教主,這便是「一氣化三清」的典故。通天教主並不知道自己在後世成為靈寶天尊(上清道人),太上老君召集玉清道人、上清道人、太清道人合力打敗通天教主,說來通天教主是遭到未來的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群毆打敗,也不冤枉。

《封神演義》透過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,實則演繹暗藏的道教歷史演變,故事主線雖然是姜子牙率兵伐紂,故事副線在進行闡教與截教的仙界大戰,副線劇情發展精采程度完全不輸主線。《封神演義》故事鋪敘,依照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分別代表上清派、靈寶派、正一道的歷史發展氣數演進。此話怎講,元始天尊的闡教門下有玉虚十二仙(影視俗稱十二金仙),這些大羅金仙出身高貴,很像由士族組成的上清派,元始天尊在《封神演義》經常講經,頗有陶弘景在茅山講學的身影。通天教主所創建的截教門徒眾多,其實雜魚也多,很像廣收平民信徒的靈寶派。雖然截教門下也有十大高手,但是名聲就不如玉虚十二仙清風亮節,更重要截教十大高手都是助紂為虐的朝廷鷹犬。

品讀《封神演義》故事前半段,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旗下弟子互相爭鬥,著重鋪陳姜子牙和玉虚十二仙,太上老君在故事裡只是蜻蜓點水;這時期講述上清派和靈寶派在東晉興起並於南北朝互相競爭。可是《封神演義》到了故事中期,太上老君展現洞神教主的硬實力,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遇到太上老君都要敬稱他為師兄,但整個局勢尚在元始天尊掌控中;呼應唐代李氏帝王唐太宗和唐玄宗加持正一道,正一道再度興起,但上清派仍是道教主流佔得上風。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、太上老君在「誅仙陣」、「萬仙陣」大亂鬥後,最終《封神演義》第八十四回《子牙兵取臨潼關》,三清的師傅鴻鈞道人現身紅塵調和三教,表示元代符籙三山回歸正一道。

 

#愛楚爾文化觀止編輯

 

 

明代四大奇書作者謎題:四大奇書《水滸傳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西遊記》、《金瓶梅》作者身分考據

 

Copyright © 2011-2024 www.ichuer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 
本網站由 Chuersong 維護網頁